首页 > 历史军事 > 靖难攻略 > 第372章 庙堂局势

第372章 庙堂局势(1/2)

目录

“罪臣杨昇,误听他人谗言,竟冒犯天威,今自缚请降,望天军勿要为难我播州诸多官员及百姓!”

永乐七年冬月中旬,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,当奏疏经过南京朱批发还,沐春当即便让人去联系了杨昇,并将朱批和朝廷的意思告诉了杨昇。

诚然,杨昇一开始确实十分愤怒,但在这半个月时间里,沐春已经从綦江调来了更多的火炮。

眼下,他麾下三万大军中有火炮三百门,而这三百门火炮早早便在两军营盘前矗立,时不时以山体作为目标训练,每日炮击来威慑播州那不断集结的土司兵马。

面对明军的炮击训练,播州土司们也没了一开始叫嚣的勇气,渐渐地都倾向于投降。

不过他们也都知道,投降之后就得接受改土归流,因此纷纷担心自己改土归流后的待遇。

杨昇为了安抚土司,特意在阵前表演了赤膊上身,自缚荆条的戏码。

如他预料般,沐春派出了沐晟将他搀扶松绑,并带到了沐春面前。

“杨昇,之前的错事我便不提了,交出官印和播州的《黄册》、《鱼鳞图册》,我准许你保留播州杨氏府邸,同时也许诺你麾下土官都会得到对应官职品级的散阶。”

“杨氏和田氏比不了,田氏传自隋朝,又是当时黔地刺史,位高权重。”

“东宫的意思是,准备被从山东、四川、辽东这些执行新政有效果的官员中选拔一批官员,拔擢到北直隶三地,以此方便执行新政。”

“四川的新政已经稳定,前些日子东宫来了消息,准备在河南、山西与北直隶一口气推行新政。”

蹇义摇摇头,否决了徐硕猜想的同时也解释道:

在他看来,田氏最多能撑一年就要落败,而朝廷也将获得田氏治下土地和人口,极大提升国力。

“下官觉得,留在巴县,等待被调往贵州才是下官当下最应该走的路数。”

“你想说什么?”蹇义眯了眯眼睛,虽然知道徐硕聪明,但没想到徐硕居然能猜到官位西南的好处。

“先生,看来贵州的叛乱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了。”

“相较于北方三地,在贵州推行新政的政绩和履历无疑会更好。”

“不会……”

杨昇见状先扫视了一眼明军,看着列阵整齐,甲胄鲜明的明军,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火炮,最后才叹气一声,躬身作揖:

“一旦土司叛乱被平,那接下来就是全面的推行新政并改土归流。”

徐硕毕恭毕敬的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了蹇义,蹇义听后颔首:“你倒是目光长远,不像伱那同窗。”

就连蹇义也认为,徐硕会点头选择回到北方,但徐硕却摇摇头道:

“北方固然好,但即便做出成绩,也只是文治,反倒是留在南边,下官觉得机会会更多。”

“四川这边,我选出了三十二个官员,其中有一個就是你。”

“只要你点头,你明日就可以启程去南京述职,等待拔擢。”

蹇义没继续往下说,只是摇了摇头,感叹田氏的底蕴深厚。

蹇义没有继续贵州土司叛乱的话题,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北方。

面对他的询问,徐硕也不假思索道:“贵州之事,短则半年,长则一年。”

说罢,杨昇便被沐晟带领明军护卫返回播州城下,并当着沐晟的面,将沐春给出的条件与诸多土司解释了一遍。

他在衙门内部渡步,缓解腰部和肩部的酸痛,同时知县徐硕也一直跟在他身后。

沐春坐在马背上,居高临下的看着杨昇。

直到知县徐硕详细解释过后,他才了然的点了点头,随后起身走出书房。

“播州之地,我看最多分置两府,而田氏治下的思州和思南……”

“下官,谢国公恩典……”

“他们所交出的田地,朝廷也会以钱粮、庄田来弥补。”

不过在他们撤离的同时,明军也分成大小六十支兵马跟随他们返回驻地。

“以你在巴县推行新政的政绩,这次应该可以拔擢二级,前往府衙担任通判。”

至此,播州宣慰司接受改土归流,播州宣慰使杨昇被夺职,与其子杨纲、其孙杨炯平授从三品散阶怀远将军,从三品武勋轻车都尉,另赐成都府新都庄田五千亩,府邸一座。

并且由于吉林汉人的身份,为官之后也多有人照顾,不管是和都司的武官商量事情,还是和布政、按察司的官员商量事情,很少会有人对他们甩脸色。

闻言的播州中小六十余家土司这才松了口气,乖乖带领兵马撤离播州。

虽说颠沛流离一年有余,但他们也因祸得福,提前山东学子近四年上了官学。

“惟中也中选了吗?”徐硕诧异,他口中惟中是他儿时玩伴王回,表字惟中。

此刻的他正在重庆府巴县县衙之中,得到消息时他还在统筹兵马钱粮问题,故此当听说播州宣慰司接受改土归流的时候,他还有些不相信。

通判主管粮运及农田水利等事务,这倒是徐硕所精通的,何况他本来就是山东迁徙吉林的北方人,即便不能回家乡,但能调到河南、北平也不错。

徐硕虽然不知道田氏的底蕴有多深厚,但他知道田氏再厉害也强不过朝廷,更别说田氏内部还有矛盾。

徐硕作为吉林参与科举并获得进士出身的学子,他的关外汉人身份无疑让他在政治道路上十分平坦,故此没有细想下去,只觉得播州杨氏都已经臣服,那思州田氏恐怕也闹不大。

当初渤海军靖难南下,他们小镇被迁往辽东,而后又被迁徙至吉林城。

“田氏底蕴确实深厚,不过面对黔国公、镇远侯和曹国公的围剿,恐怕也很难存续下去。”

“相比较下,杨氏不过是个晚唐被派遣抵御边患的小刺史,所获的资源还是人脉都与田氏比不了。”

尽管兵马还没铺开,但当消息传开的时候,首先得到消息的,就是一直坐镇重庆府的四川布政使蹇义。

这倒也不奇怪,毕竟吉林城至今不过十六万口,而朝廷近四成武官都出自吉林城,谁也不知道徐硕他们背后会不会站着一尊公侯伯爵。

“得了消息,他便出发前往南京去了,不过他的政绩不如你,估计顶多拔擢一级。”

蹇义说着,同时也赞许的看着徐硕道:“你留在巴县可惜了,三个月后随我回成都吧。”

“谢先生提拔!”徐硕毕恭毕敬回礼,蹇义见状也继续散步。

见徐硕跟上来后,蹇义才开口道:“你在西南待着也好,现在江南水浑,还是西南安稳。”

“先生说的是江左和江东、浙西的官员吧?”徐硕开门见山,因为他敬佩蹇义,加上蹇义也有意培养他为自己人,所以他可以肆无忌惮。

“那三派不是好相与的,尤其是南北分卷后,三派争斗不断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波及北卷和中卷,尤其是贵州设立三司后,若是中卷名额要增加,那南卷恐怕也会争吵着要增加。”

蹇义说罢,缓缓闭嘴看向徐硕:“你如何看待如今的庙堂?”

他带着几分考校询问,徐硕自然能听出来,故此沉思片刻后才一边跟着蹇义走动,一边开口道:

“学生刚刚步入官场不过二载,有些话可能会稚嫩,望先生勿怪。”

深思过后,徐硕这才开口道:“眼下庙堂的局面,就是由宫廷绝对主导的局面。”

“不管是守旧还是新政等派官员,他们都只能在宫廷制定的底线内进行活动,决不能逾越红线。”

“只要触及红线,即便是新政的官员胥吏,宫廷也是照样处理。”

“这样的局面并不多见,即便是唐宋及两汉时,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局面,而这样的局面,是自秦以来不断加重的中央集权。”

“不同的是,秦汉唐宋的集权往往是泛指皇帝及周围的一群贵族、士大夫,而如今却是以皇帝与东宫为中心的集权。”

“自太祖高皇帝立国以来,但凡想与宫廷讨价还价的存在,无不在短暂的猖獗后而消亡,尤其是宰相制被废除外,皇帝的权力更甚。”

“不过,这样的政治制度,也更为倚重皇帝的个人能力。”

“若是皇帝是高皇帝,当今天子,以及未来东宫那样的人,这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。”

“可是,万一日后出了极个别能力平庸的皇帝,那整个庙堂都会跟随这个皇帝的能力而下降。”

“这样的情况,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。”

“皇帝强,则大明壮,皇帝庸,则大明庸。”

徐硕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,蹇义听后微微颌首,没有做出评价。

过了片刻后,蹇义才缓缓开口道:

“你说的有一番见解,国朝与前朝历代不同,前朝历代皇帝但凡平庸,尚且能有宰辅扶持,即便王朝衰弱,也能在贤臣辅佐下挽回,可国朝却倚重皇帝个人能力。”

“我年纪大了,左右不过就是侍奉三朝罢了,但你不同。”

“你才是弱冠,未来仕途之路还很漫长。”

“有的时候,要学会审时度势,不要一味的认死理。”

蹇义在隐晦告诉徐硕,皇帝强则依附皇权,皇帝弱则是要有自己的主见,不要为了站队而做事。

“学生受教……”

徐硕闻言自称学生,蹇义闻言也停下了脚步,因为他们已经绕着县衙走了一圈,又重新回到了书房的门前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你不许和训练家谈恋爱 人设有误? 镜子通古代,我用超市娇养了女帝 月色着迷 好!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! 领地变神国,玩家搬砖来养我! 回到六零养拖油瓶 争霸:开局截胡二嫂 五个京圈大佬沦陷后,我跑路了 重生1983:从不做接盘侠开始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