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:名人效忠!大会战!破纪录(2/3)
僧格林沁道:「这半年多来的训练,满汉对立倒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,起码争先恐后,互相竞争,流血流汗。半年的训练量,只怕超过四五年。」
两万五千人登船完毕。
湖州城就是他和谭绍光打下来,这位堵王也算是历史上太平天国最后的辉煌之一。
「山东的八旗和绿营大受鼓舞,山东巡抚已经率领近两万人,前去和僧王会师了。」
王天扬率领第二师一万人,穿过了长江口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「届时就是天下四分了,整个清廷就只剩下直隶周围几省了。」
「山东那边开打了吗?」苏曳问道。
随着一声令下,装备连珠步枪的一千多人开始冲到前面。
「我们袁家在项城勉强算是地主大户,但我家真正崛起也就是从我开始的。你虽然是马家,但你和西北马家也没什么关系吧,你家也是从你考中进士之后,才开始发达的吧。」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就是邀请袁甲三率军南下,收复杭嘉湖。
抓住这个极度难得的机会,拼命地增加火药。
李岐道:「当然。」
在安徽的时候,左宗棠为人依旧霸道,他和马新贻的关系也就是马马虎虎。
苏曳道:「世贤不愿意和我作战?」
紧接着,就是风清云涌。
历史上此人需要几十年后才会彻底发迹,先后受文祥、李鸿藻、奕等人的提携,几次蹉跎后进入中枢,执掌大权。
马新贻立刻起身道:「下官寸功未立,实在惶恐。」
顿时,一万八千名汉人军官和士兵,整整齐齐往前走了十几步。
苏曳背后有西太后,肃顺和端华等人背后有东宫太后。
李世贤深深吸了一口,然后仿佛陷入了陶醉。
「前进!」
哪怕最后死于一个捻军小兵手中,也改变不了他是清廷擎天玉柱的事实。
一旦开战,那就是尸山血海,昏天黑地,延绵几百里的战场,厮杀不绝。
袁甲三道:「出现了一股强大的海盗,各国联合的海盗,把海参崴上的俄国人屠杀干净了,又冒险北上,杀入黑龙江,炮击了海兰泡的俄军。」
嘉兴的太平军守将侍王李世贤,这是英王李秀成的堂弟。
马新贻又接待了另外一个使者,这是朝廷中枢来的使者,代表着八旗王公而来。
「马大人,告诉您一个好消息,僧王率领不足一万骑兵,在武定府击败了近三万捻军,开局大获全胜啊。」
「天王,不错的……」李世贤忽然道。
苏曳麾下,没有什么名将,因为成军之后,关键性战役都是他亲自率军打出来的。
「应该开打了。」洪人离道:「僧格林沁的骑兵速度极快,他完全疯了,不眠不休地进兵,把自己绑在马上睡觉。大部分军队就跟不上他,他带着不到一万名精锐骑兵,几天之前就杀入山东了,胜保带着大部队在后面追。」
苏曳望着僧格林沁的背影,久久无言。
「我们大英帝国
的已经集结了六千军队,就等在外海了。」
苏曳一声叹息,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。
「届时,广西,广东,福建,浙江,江苏五省连成一片,我天国之大业就彻底活了。」
「胜保大人率领的主力大军,也很快就要进入山东境内了。」
因为捻军现在是不成熟的,甚至不统一的。
苏曳道:「他太想要证明自己了,八里桥之战,被他视为最大耻辱,而且他想要在战斗中练兵。」
李鸿章离开安徽就任江苏巡抚后,左宗棠成为了安徽布政使。
「您看,您率领这一万七千人攻打我嘉兴,我李世贤自认还不是那么无能,所以想要短时间内攻克嘉兴很难,而您这边一开打,黄文金立刻率军前来,内外夹击您的军队。」
几乎所有的捻军,都朝着山东汇聚,要和僧格林沁决战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但已经无计可施了。
所以早早就集结了军队,随之准备帮助苏曳作战。
六万人守城,石达开陈玉成十五万大军攻打。
在嘉兴停留已久的苏曳一万七千大军,正式开始攻打嘉兴城。
整个天津兵站再一次空了,荣禄再一次成为这个兵站的主人。
僧格林沁率领一万骑兵在山东武定府遭遇大股捻军,大约两万多。
皇族使者道:「马大人,您作何想法?」
苏曳道:「详细说说?」
马新贻就站在地图面前,拼命地思考整个战局。
石达开和陈玉成正式攻打杭州。
只要苏曳长江舰队撤走,他们就立刻闯入长江,造成既定事实。
苏曳道:「我们朝廷中枢分裂,陷入对立。这对于你们,对于湘军来说,都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对吗?」
马新贻和袁甲三关系密切,长期在袁甲三的庇护。
马新贻陷入为难。
马新贻道:「下官还是要权衡一下。」
石达开和陈玉成部,总共十八万大军。
他的政治大业,完全寄托于苏曳一人之身。
顿时间杭嘉湖平原大会战,正式爆发!
顿时将城头上的太平军完全压得抬不起头来。
「少荃兄请起。」苏曳道:「过去一两个月时间内,你和发逆连番作战,有何感受?」
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,他的军队是何等之强大,何等之凶猛。
「这对于您来说,是生死决战。对于清廷的八旗王公来说,也是生死之战。」
有兵就是草头王。
「轰轰轰……」
两支军队在长江会合之后,沿着运河一直南下,穿过了江苏,进入了浙江境内。
所以一直到现在,他都没有明确表达过立场。
安徽布政使马新贻微微一愕。
六一.二二三.一四五.七四
「我决定了,你随意!」
淮安,漕运总督衙门。
袁甲三道:「九江那边,给我分享的情报。」
进行了彻底的火力压制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害怕在马背上睡觉摔下来,就直接用绳子把自己捆在马上。
次日!
袁甲三设宴了豪华宴席,款待了皇族使者。
袁甲三道:「苏相做事,一贯天马行空。」
顿时,超过一万四千人的旗人士兵整整齐齐向后转。
他拿出地图,在
上面标注出石达开部,陈玉成部,黄文金部,李世贤部。
他望着百米之外的苏曳,静静无言。
马新贻道:「那真是天大之喜啊,僧王真不愧是大清的擎天玉柱。」
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,僧格林沁和胜保这边的战好打得多。
「这支军队现在裂成了两半,希望有朝一日,能够合二为一。」
浙江巡抚王有龄手中两万六千人的军队,加上苏曳前往增援的一万八千人,总兵力达到四万四。
几日之后!
上面的内容非常简单,苏曳邀请马新贻率军南下,参与对发逆主力的大会战。
惊天的巨响!
嘉兴城无比坚固的城门,直接被炸飞了。
都知道这位苏相直,没有想到这么直。
「所以苏相,您率军进入杭州吧,这样您才有活路,像现在这样,您的军队夹在我们三股大军之中,随时都有覆灭之危。」
哪怕在太平天国要灭亡的时候,黄文金已经打出了漂亮的湖州保卫战,消灭清军近万人。
「任何理由,哪怕您把民族大义摆在面前,也很难让我们放弃终身奋斗的事业。」
湘军大佬皆不动,而他这种带军队的准大吏,就面临全面的拉拢了。
就算历史上八里桥惨败之后,他的名望彻底跌落,被罢了亲王,但新帝继位后,天下大乱,依旧是僧格林沁带领清军东征西讨,消灭了几十万的捻军,平息了大部分叛乱。
而且,他们率领的也是热兵器军队。
之后,李左宗棠跟着苏曳去了陆军部,所以新的布政使成为了马新贻。
袁甲三道:「这些年,我们屡败屡战,一直在朝廷和湘军的夹缝中生存,谁也不待见我们。我们仗虽然没有打得多好,但起码一直扛到了现在。」
苏曳道:「这一战如果胜了之后,我会继续推动接下来的改革。先让帝国陆军中所有旗人必须退出旗籍,未来几年内,彻底改革旗务,未来也就不在有八旗这一说法了。」
苏曳一万七千人,要攻打两万人的嘉兴城,还要防备湖州城的一万人。
李世贤道:「对,这是整个天国的战略。别看林绍章,洪仁发,洪仁达和您的利益关系密切,但面对天国生死存亡的战略发展机遇,他们也是一条心的。」
袁甲三和马新贻很惊诧,苏曳大人明明是你的嘉兴战场最危急啊。
苏曳率领大军来到了上海长江口。
皇族使者道:「安徽距离山东也不远,马大人可愿意率军前去支援山东战场啊,未必真都要作战,就是做个架势。」
马新贻陷入艰难抉择。
如此一来,把握大得多。
马新贻立刻起身,弯腰接过苏曳的亲笔信。
觉得自己背负着一个巨大的使命感,八旗之复兴。
随着一声令下,一万八千人汉人士兵,迈着整齐的步伐,朝着天津港口进发。
仿佛即将到来的决战和他没有关系一般。
几乎在三股太平军的包围之中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
「卫队,出击!」
袁甲三尽起漕运衙门所有的战船,所有的军队,倾巢而出。
「我已经决定了,率领军队南下,加入杭嘉湖战场,至于你马新贻作何决定,你自己决定吧。」
他也确实称得上屡败屡战了,尤其是被陈玉成打败了不知道多少次,带着几个残兵败将一次又一次逃跑。
马新贻道:「竟有此事?如何做到的?朝廷在黑龙江的八旗兵孱弱,完全挡不住俄国人的两万大军啊。」
皇族使者道:「这猛不丁的就天下大乱了,实在让人错愕啊。」
「对于天国大业来说,只要攻下了杭州,那整个浙江就不在话下,而闽浙总督徐有壬此时率军在长江口和洋人对峙,我们大军直接杀入福建,杀入广东和广西。」
苏曳的一万七千人,就在暴风眼之中。
「一旦您的军队陷入困局,那南边的陈玉成和石达开,再派兵几万北上。」
疯狂倾泻着整个战场。
整个骑兵师七千人,僧格林沁拿走了四千人,苏曳拿走了三千人。
是啊,很多人都这么说。
捻军大部分都是民,而太平军要强得多了。
苏曳拿出一包烟,问道:「抽吗?」
苏曳道:「在世贤兄心目中,我苏曳还是***吗?」
谁赢,谁主宰中枢。
这是苏曳穿越以来,面临的一场最大规模战争。
顿时间,李鸿章率领的几万大军,还有洋枪队就彻底空了出来。
苏曳也拱了拱手。
「您知道石达开和陈玉成最痛恨的就是您,在他们眼中,只要能够击败您,彻底消灭您,那比什么都重要。」
接着,他又道:「英国人已经在外海集结了几千军队,随时准备登陆嘉兴,帮助苏曳作战,但是他拒绝了。」
接着,洪人离离开了营帐,朝着嘉兴城而去。
苏曳道:「世贤,就如同你说的那样,这一战我大败。你们趁着这个千载难度的机会席卷浙江,福建,广东,广西,甚至云南。然后整个国家分成四个部分,清廷、湘军、太平天国、捻军,然后会出现何等局面?」
此时,整个安徽都是湘军的地盘,马新贻也勉强算是依附于湘军。
马新贻道:「惭愧,惭愧,屡败屡战。」
洪人离坐在苏曳怀中道:「可是,他麾下的主力骑兵,还是你训练出来的。」
一万四千名旗人士兵,朝着南方的山东进发。
招降之话,没有说出口。
美、俄两国的战舰,依旧卡在长江口。
一打,完全是暴风骤雨一般的疯狂进攻。
「您这一万七千人,很可能就会面临三面夹击,届时会有全军覆灭之危,而松江的李鸿章部会见死不救的。」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