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中秋诗会!(1/4)
却说辛弃疾到了江阴渡口接上所谓的上官,却是湖北京西制置使虞允文。
原来朝廷遣使向金国议和,一意主和的宰相汤思退又想要放弃南宋掌控的唐、邓、海、泗四州。
虞允文五次上疏力争,并拒绝放弃所辖的唐、邓二州。
此举得罪了汤思退,汤思退大怒,诬称其“大言误国,以邀美名”,又假意请召他回朝,其实有排挤之意。
于是虞允文交还印绶,乞请致仕,仍坚持认为不能放弃四州,此次来到江阴城,并非顺路,而是心情抑郁之下,来前线这边考察一番,以期找到说服皇帝的证据。
一路过来,虞允文本不想与当地官员接触,避开了一些想要献媚的官员,当然,有些地方官知道虞允文得罪了右相汤思退,哪里需要虞允文去躲避,早早便避开了。
辛弃疾在接到信息的时候知道是虞允文,心中却是大喜,哪里有避讳的想法,只想与虞允文多多亲近,毕竟辛弃疾也是个主战之人。
虞允文见辛弃疾这般积极求见,也知道了辛弃疾给皇帝献了策,从一些渠道知道了辛弃疾的建言,也明白了辛弃疾的政治倾向,倒也没有可以避开。
于是这两人便凑在了一起。
这一见面便是相逢恨晚。
这也难怪。
辛弃疾是后世很多读书人的偶像,但他们却不知道,此时还有一个比辛弃疾还要猛的书生。
这个书生便叫做虞允文。
辛弃疾确实是文武全才,是将军中写词写得最好的人,是词人中最能打仗的猛人。
但如果说他是南宋最会打仗的文人,虞允文第一个不服。
要说整个南宋帝国最文武双全的人,真的轮不上辛弃疾,虞允文才是第一人。
虞允文是一个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,四十一岁才参加科举进入官场。
比起那些少年天才来,虞允文差的不是一星半点。
可就是这个老头子,却拯救了南宋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