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彼此了解一下(1/2)
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,把握住的话可能以后生活的世界都不一样。
是的,这个看起来庞大的精彩的世界,是不一样的,有不同的层次和阶级。
这是方别恨的师父曾经教过他的道理,只是那时候方别恨还很小,并不理解。
等到他能理解的时候,是因为已经学会了后悔。
那时候他在村子里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抬不起头,因为家境确实寒苦。
师父是村子里的屠户,方别恨一家人一年到头能吃上几次肉,全看他师父家里发几次善心。
师父说,我为什么要心疼你家里人?
难道就因为我家里日子过的好一些,就要把能卖钱的肉给你家里分一些?
屠户从来都不会发善心,发善心的是屠户的女儿,她叫丁未露。
也不知道屠夫那么粗糙的一个人,怎么会想出这样的名字来。
说不上有多文雅有多好听,可总觉得不该是一个屠夫能想出来的字。
后来他是被屠夫赶出家门的,因为屠夫发现女儿看自己这个徒弟的眼神不对劲。
“你配不上她。”
这是屠夫的原话。
方别恨并不觉得应该记恨屠户,因为他是一个父亲,一个疼爱自己女儿的父亲,就不该把女儿的命运交给一个毫无前途的穷小子。
屠夫说,如果你还有点出息,就别总想着在我家里捡那点骨头渣吃。
你去闯荡吧,我最多等你三年。
他问屠夫说,我该在什么时候回来,屠夫说,你觉得自己已经有些体面的时候。
于是方别恨就去闯荡江湖了,他是个执拗的人,不干净的钱不赚,昧良心的事不做,所以他一直都没能体面起来。
就算是在江湖中小有名气之后,他依然是个穷的不知道下一顿在何处的人。
有一天,他遇到了姜渭和莫离离,两个从蜀中大山里走出来的人。
他们俩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,这种关系让方别恨很羡慕,满眼都是。
后来姜渭知道了他的事,问他想要什么样的体面。
他问姜渭,应该是什么样的体面。
姜渭说,身无锦袍,何来体面?
姜渭还说,以你的本事,杀人越货啸聚山林,人见人怕自然不是问题。
前呼后拥的回去,就是硬抢了你心爱的女人,那屠夫当然也没什么办法。
方别恨摇头,这样的体面,他若想要的话何至于等到现在。
姜渭说,那就去拼命吧,我们去投军。
于是,三人投军,他们开始时候,只是县城里的民勇,因为三人冒险剿匪有功,而被上报到了府衙。
那时候幕营正在招募人才,三个人的名字就出现在节度使裴旗的面前的卷宗中。
三人雨夜杀入山匪营地,救出被山匪掳走的女子七人,杀山匪四十余人。
三个人的运气就在于,这样的功劳是发生在蜀州,而不是在其他地方。
因为裴旗密谋反抗朝廷,所以反而对蜀州内的事处置公平得当,对手下人的约束也远比其他地方更严。
不说别的地方,就算这事发生在京州,天子脚下的地方,功劳也落不到他们三个头上。
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称之为运气,又或者发生在蜀州,也是他们的不幸。
裴旗把他们三个召入幕营之后,首要的训练,正是剿灭那些盘踞在山中的匪寇。
蜀州多大山,连绵不断,山中匪寇猖獗。
裴旗训练幕营这些人的方式,就是让他们去那么严苛残酷的环境中求胜求生。
所以最初这些幕营出来的人,个顶个都是高手,不管是智谋还是武艺,都超乎寻常。
在长达三年的厮杀中,三个人相互帮扶,他为他挡过刀,他也为他挡过刀。
而姜渭,就是三个人的脑子,三个人能在那么残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,和姜渭的头脑关系巨大。
逐渐,姜渭的才能被裴旗所重视,也就是在这时候,方别恨发现姜渭的想法好像变了。
莫离离也不再是那个洒脱肆意的莫离离,他逐渐变成了姜渭的提线木偶。
方别恨不知道是自己错了还是姜渭错了,但不可否认的事,因为他的那种执拗,姜渭对他也逐渐有了些疏远。
换句话说,可能是因为方别恨不那么听话。
等到方别恨升任旗官,带着队伍返回家乡去求亲的时候,那个他心爱也爱他的姑娘,已经在屠夫的做主下,嫁给了一位私塾先生的儿子。
方别恨回去的时候,她成亲还未满一个月。
他还是不怪屠夫,因为是他回去的晚了一个月,屠夫守住了三年之约。
那天夜里,在屠夫家中,方别恨和屠夫喝了很多酒,他又一次问屠夫,我该怎么做?
屠夫也又一次告诉他,体面。
于是方别恨给屠夫磕了几个头,是谢恩,因为若没有屠夫教他的本事,他不会成为一名旗官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